风海网 > 生活 > 正文

​孝悌之至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

2023-12-08 05:49 来源:风海网 点击:

孝悌之至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

出自《群书治要》卷九《孝经》。

学了“尚道”之后,就讲“孝悌”,是因为中国古人的学问称为“

心性之学

”。他们求学不是为了求知识、求技能,而是求道。修学要从孝悌开始做起,这是学道的次第,《大学》言“

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

”。孔老夫子以四科来教导学生,首德行,次言语、政事、文学。首重德行,即要“

先正其心,后为文学,游于艺也

”,这个教学的次序是不能够颠倒的。求学的次序是如此,教育的次序也是如此。当前的教育之所以出现了很多的弊端,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把教育的次序搞颠倒了。教育的次序,一定是《三字经》上所说的“

首孝悌,次见闻

”,先培养起一个人的孝悌之心,对父母老师谦恭有礼的态度,然后才是知识、技能,这样才不会学得愈多愈傲慢。

什么是教育?“教”在《礼记·学记》上解释为“

长善而救其失者也

”,从两方面理解:一是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断地增长,二是使人的过失得以挽救。而做人的教育、德行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核心。“育”,《说文解字》上解释,“

养子使作善也

”,不仅仅把儿子养大,还必须有良好的人格、高尚的道德。

古代的圣贤人,特别是古代的皇帝也读圣贤书,教导百姓的时候,一定依据正确的顺序。譬如康熙皇帝曾经颁布了《圣谕十六条》用来教导百姓。圣谕的第一条“

敦孝悌以重人伦

”,在这一条下面这样写道“

善事父母为孝,善事兄长为悌”,“盖父母生我,有罔极之恩;兄长先我而生,有同气之谊。

”这里解释了能够善待父母就叫做孝,能够善待兄长就叫做悌。

兄长先我而生,有同气之谊。

”古人把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也看得非常深重,将这种情谊称为骨肉之情,手足之情。法昭禅师曾言描写了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:“

同气连枝各自荣,些些言语莫伤情。

”一家的兄弟姐妹,就像一棵大树从树根长出的不同枝杈,是“同气连枝”,等他们长大之后各自都有发展就是“各自荣”。兄弟姐妹在一起说话的时候,不要因为言语的不谨慎、言语太急,伤害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谊。

故事父母兄长者,必内尽其诚,外将其敬,显而饮食奉养之间,微而意念思虑之际,一一深爱曲体,以求得其欢心。

”因此耐心侍奉父母兄长的人,不是为了要让人赞叹我们对父母兄长有多恭敬。而是从内心里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恩德。是从内心里发出来的。所以对父母的照顾、耐心等,都是因为能够深深地体会父母的恩德。“外将其敬”,容貌言辞之间都要表现出对父母兄长的恭敬。“明显之处”,“显而饮食奉养之间”,表现在对父母的饮食奉养之中。“隐微之处”“微而意念思虑之际”“深爱曲体”,表现在心里要常常牵挂着父母、关爱父母,体会父母之所需,看看他们对我们真正的希望是什么,以求得其欢心,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养父母之心,让父母放心和欢心。

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中记载周文王悉心照顾他的父亲的故事:

“文王之为世子,朝于王季,日三。鸡初鸣而衣服,至于寝门外,问内竖之御者曰:「今日安否何如?」内竖曰:「安。」文王乃喜。及日中,又至,亦如之。及莫,又至,亦如之。”

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,每天要到他的父亲那里问安三次。早晨天刚刚亮,鸡鸣头遍,他就起床了,穿好衣服,到父母的房门之外,问那些事奉父王的内侍:“父王今天的身体健康吗?没有什么问题吧?他的起居有没有和平常异样的地方?”如果内侍回答:“安!”就是他的父王一切都安好,文王就会很高兴;到了中午的时候,文王又来了;文王从早到晚上都会到父亲那里去问安,而且仔细认真问内侍父亲身体健康状况,没有丝毫的懈怠。

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,每天要到父王那里去问安三次,而且每次问安都不是走形式,是认真观察父亲到底需要什么,对他的饮食发自内心地关心。纵使身为天子定会有众多仆人,但是侍奉孝顺父母之事都是亲力亲为,这里“亲自”两个字很重要,就是不让别人代劳。因为做儿女的孝敬父母这桩事情,很多时候是别人代劳不了的,父母的感受是不同的,而且孝敬父母可培养自己的爱心、感恩心,这也是别人取代不了的。古代的圣王给百姓做出了孝亲的榜样,“

以顺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无怨

”所以“

孝悌之至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

”,就是真正能够把孝敬父母、友爱兄弟之道做到尽善尽美。把真诚的爱心发出来能够感通天地神明,让四海之内都充满道德的光辉,没有一个地方不受孝道的感化,无所不通。

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孝敬父母了?《德育古鉴》上在讲孝顺的时候,也给我们总结了为什么孩子不能够孝敬父母了,颜光衷曰:“

天下哪有不孝的人?

”颜光衷先生说,天下哪有不孝顺的人?孝是人的天性,这种天性自孩子在襁褓中的时候,就能观察得到。孩子对父母的微笑、亲爱、依赖,都是源自于天然,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,没有人教过他。父子有亲不是装出来的,这是天性。“

虽有不孝的人,而称之孝则喜,名之不孝则怒且愧。

”即使有不孝的人,如果称赞他很孝顺,他也会很高兴、很欢喜;如果称他不孝顺,他就会发怒、很生气,而且非常地羞愧。“

充此良知便是大孝根苗,只是习心习气不能自化,所以依旧不孝也。

”把良知良能,本有的孝心、良心扩充了,这就是大孝的根本,大孝孝天下之父母。只是人因为习惯了,就不能够改变不孝的行为,所以依旧去做不孝的事。

颜光衷先生还说:不孝之人,之所以习以成性,原因有七个方面:

第一个原因是娇宠。因为儿女受到父母的怜爱太多了,经常顺着孩子的性子,事事让儿女占先,做事首先考虑到儿女的需要、儿女的心,所以培养了孩子任性的习惯。十件事情九件事都让他满足了,只有一件事不能够满足他,他就不能够忍受,是一哭二闹三上吊,就是因为平时受娇宠已经习惯了。

第二个原因是习惯。如果一个人语言粗率惯了,就敢对父母说一些违逆的话;如果一个人对父母的照顾,行为简慢惯了,他就敢做一些放肆的事。父母对待儿女都是习惯于把好东西先留给儿女吃,自己少吃,甚至不吃,久而久之儿女就习以为常了,儿女就不再体会父母吃得是不是习惯了;父母经常拖着重病去做家务事,久而久之,儿女也已习以为常,就不再关心父母的痛痒了。

第三个原因是乐纵。有的人对朋友特别地讲义气,经常为朋友两肋插刀,请朋友吃喝还非常地慷慨大方。但是对于父母呢?“

双老而味薄

”,对父母,出去请一顿饭都觉得浪费。对待朋友不嫌浪费,照顾父母就觉得浪费。对待自己喜欢的人,想方设法讨对方欢心;但是对待父母的时候,却默默无言,无话可说;更有甚者,认为父母兄弟都是俗人,自己学问高,境界高了,就不再愿意和父母兄弟相处。

第四点,就是忘恩,记仇。恩义、情义如果时间长了的话,人就容易忘记。古人说:“

受人滴水之恩,常思涌泉相报。

”但是常情却是人们对我们有恩,时间长了就淡忘了,而人与人之间的怨仇,累积起来愈结愈深,每想起一遍就把自己气一遍,久久不能忘怀。所以别人帮你一点小忙你可能对他感恩戴德,但是父母天天为我们付出,把整个的心都掏给了孩子,我们却总是忽略了对父母感恩戴德。

第五个原因是私财。也就是把财产看得太重了。财到了自己的手里,就认为是自己的了;而在父母的手里,就认为应该给儿女才对。钱财俱足的时候,忘了父母;钱财匮乏的时候,就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钱财;求钱财求不到的时候,就怨恨父母;父母亲需要儿女赡养的时候,就更加地厌弃父母。在现代社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事情:一个父亲含辛茹苦地把这个独生子养大了,但是父子为了钱财却吵上了法庭,形同陌路。

第六个原因是恋妻子。“妻子”在古代是指妻子和儿女。因为有了妻子,有了自己的小家庭,和父母亲相处的时间愈来愈少,更没有想着去讨父母的欢心。有一句话说得很好:“

不思子为我子,而我为谁子?

”不考虑儿子是我的儿子,可是我又是谁的儿子?自己也是父母的儿子,应该去孝养父母才对。“亲子我,而我不顾,则我亦何赖有子哉?”父母亲把我当成儿子,这样地倍加关爱,我却不能够照顾父母、赡养父母,那我又怎么能够依赖儿女来赡养、照顾我呢?孔老夫子说:“
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
”因为你这样施于人,以后就有人这样施于你、回报于你,所以我们希望自己的儿女怎么样对待我们,我们就应该怎样去对待父母。

第七个原因是争妒。父母生的孩子有很多,父母对于儿女的照顾和爱护,其实都是平等的,但是儿女对于父母却有顺有逆,所以父母对儿女的爱也是不一样的。顺着父母的,父母对他们的爱就多一些;违逆父母的,父母对他的爱就少一些,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。

以上这几种情况,是为人儿女应该时时警醒、事事检点、念念克制的,每时每刻、每一件小事,甚至每一个起心动念,都要从心底里去警觉。“

勿以亲心之慈,我可自恕

”,不要因为父母亲心地很仁慈,不和我们计较,就可以自己宽恕自己;“

勿以世道之薄,我犹胜人

”,不要因为现在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,很多儿女都不赡养父母了,而我还能赡养父母、照顾父母,就认为我做得比别人更好。反思古今孝的表现差距甚大,现在的人还自我感觉对父母已经很有孝道了,那是因为他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自己的行为,并没有真正明白什么是孝。

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

”,孝悌是仁爱之心的根本,正是从爱父母的身上,我们培养起对一切人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爱。很多领导干部对百姓没有爱心、没有同情心,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爱心,怎么可能全心全意地去爱老百姓?若他能够感受到自己父母的不容易,就能够感受到天下父母的不容易,对天下的百姓也会够发自内心的去关爱。